来源:量子号
人工智能正在绘画、创作小说、制作视频、谱写交响乐,甚至设计建筑。
在建筑设计不断演进的历程中,技术始终扮演着推动边界的力量。从最早的绘图软件到如今的建筑信息建模工具,建筑师不断借助新工具拓展构思与表达的可能性。而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介入这一领域,不只是辅助设计,更成为一种生成创意、重塑想象的媒介。
最近,《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在一篇新文章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正在重新定义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回顾了普瑞特学院近期展览中的一系列实验性作品,呈现出建筑师与智能系统之间正在建立的新型对话关系。在这些交互中,我们不仅看见未来建筑的潜在图景,也得以重新思考人类创作的意义与方式。
人工智能能改变我们所创造的一切吗?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的 Juggernaut XL 探索气动结构。(Robert Lee Brackett III and Duks Koschitz)
毕竟,物理法则所允许的现实建筑,与建筑师所能想象和设计出来的(常被称为“纸上建筑”)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想象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设计技术的支持与推动,而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则进一步激发了理论设计的蓬勃发展。
卡尔·道布曼,劳伦斯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像 Midjourney 或 Stable Diffusion 这样的工具生成的合成图像常常带有一种新鲜感,融合了多种工具的特点,但很少完全依赖其中某一种,”道布曼说。
布鲁克林普瑞特学院近期举办的展览“传导:建筑实验中的人工智能”汇集了三十多位从业者的作品,探索人工智能在建筑中的实验性、生成性和协作潜力,以开辟建筑研究的新方向。这些研究者早在人工智能成为主流之前,便已在这一领域深耕十年之久。建筑师兼展览联合策展人杰森·维涅里-比恩、奥利维娅·维恩、斯蒂芬·斯劳特和哈特·马洛解释道,“传导”中的作品源自建筑话语、技术、形式和媒介之间的反馈循环,这些媒介包括图像、文本、动画、混合现实媒体及数字制造。展览的目的并不是展示即将落地的建筑项目——建筑师们早已掌握现有工具的使用,而是记录建筑领域在接触人工智能初期的探索状态。
长期以来,科技助力建筑不断突破形式与功能的界限。早在 1963 年,最早期的建筑设计软件 Sketchpad 就已允许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屏幕上移动和修改对象。传统的手绘图很快被不断扩展的软件工具取代,例如 Revit、SketchUp 和 BIM 等等,它们可以协助创建平面图与剖面图、追踪建筑的能耗、推动可持续建造,并辅助遵守建筑规范,这里仅举几例。
尽管有些同行对这项技术心存忧虑,展览策展人之一维涅里-比恩仍表示,展出的建筑师们将新兴的人工智能视为“新工具,而非颠覆职业的技术”。他补充道:“我理解这项技术可能让人感到不安,但我对这种论调已经很熟悉了。”
他说,人工智能并不会自动完成所有工作。“要想从人工智能中获得真正有价值、值得保存的内容,需要大量时间投入,”他说,“我的建筑语言变得更加精确,而我的视觉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那些有些退化的能力又被重新激活了。”
维恩也表示认同:“我认为这些是建筑师和设计师手中非常强大的工具。它会成为建筑业的全部未来吗?我不这么认为,但我相信它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媒介,能扩展建筑师长期以来使用的各种媒介与方式——不仅用于呈现作品,更能成为创意的源泉。”
安德鲁·库德莱斯,海恩斯建筑与设计学院
这张图像是“城市分辨率”系列的一部分,Stable Diffusion 的 AI 模型“无法专注于构建现实图像,反而会重复那些在局部潜空间中突出的特征”,库德莱斯解释说。
杰森·维涅里-比恩,普瑞特学院
“这些图像来自一个关于机器人生态学的大型系列,该系列围绕与机器共同创造、想象另一种机器的过程,”比恩说。“我可能会把它们称为隐生巨兽——以建筑尺度运作的基础设施机器人。”
马丁·萨默斯,肯塔基大学设计学院
“现在的大多数人工智能都在竞相模仿现实,”萨默斯说,“我更喜欢沉浸在那些失真和误读之中,比如图像故障和它们揭示的潜逻辑,这些都存在于被媒介化的现实中。”
杰森·李,普瑞特学院
李通常使用人工智能“来生成迭代图像或高分辨率草图”。“我也在进行实验,看看在更加抽象的表现方式中,能够融入多少现实主义元素,”他说。
奥利维娅·维恩,普瑞特学院
在“印刻之地”系列中,维恩先用数字方式创作图像,再将它们输入 Midjourney。“这个系列借用了大马士革纺织图案的理念,在一个更加数字化的领域中进行再创作,”她说。
罗伯特·李·布拉克特三世,普拉特学院
“尽管新的软件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方法和工具——如手绘与建模——逐渐消失的担忧,但我认为这些技术是合作者,而非替代者,”布拉克特说。
转载请注明:果米财情 » 区块链 » AI正突破物理世界的极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果米财情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